長安三萬里電影觀后感作文 電影長安三萬里觀后感300字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7-20
長安三萬里電影觀后感作文 電影長安三萬里觀后感300字10篇
時間:2023-07-20 14:15:41     小編:CXY

長安三萬里,是李白執著追夢的過程,是他與現實之間的對抗,也是他心中一直燃燒著的火焰。這部電視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充滿夢想的李白,也讓我們思考到自己的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安三萬里電影觀后感作文 電影長安三萬里觀后感300字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閱讀與收藏,希望能夠幫到大家!現在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長安三萬里觀后感作文1

臨時起意去看的這部電影,只是聽到兩個朋友說看了感覺不錯,瞄到某篇影評題目說的是它,便匆匆買票進了影院。

事實證明這種連預告片都沒看過,完全無預設的觀影體驗反而會帶來更多驚喜。

先說整體感受:雖然片子時間有點長,節奏有點慢,但還是收獲了滿滿的驚喜與感動。

故事以高適(就是那個寫過“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詩人)的視角,回憶了自己與李白的一生往事,并講述了大唐從燦爛盛世到衰敗將傾的浮沉史,輻射出同一時期的一眾文人墨客。

除了畫風唯美,劇情流暢,這部片最動人的還是從頭至尾貫穿著中國人才懂的文化與情懷。

它讓教科書里的詩句變得具象生動,讓只聞其名的歷史人物變得立體鮮活。詩句中蘊含的情緒也在歷史背景的加持下有了更為直觀的體現。難怪有人說它創造出獨屬中國人的浪漫。

那些流傳千古的文字,就是延續千年的文化血脈,讓身處現代的我們跨越時空產生共情,從心底燃起文化自信。

詩在,書在,長安就在,只要我們一直閱讀,一直流傳,中華就會一直存在。

片中的人物塑造主要以高適和李白為主,他們一個是放蕩不羈的謫仙人,一個是踏實周全的世間人。

二人從鮮衣怒馬少年時相識結交,到前途困頓中年時相逢告別,再到亂世紛爭暮年時相向而行,幾十載的人生隨著王朝的繁華衰落變遷,讓人唏噓感嘆。

相比高適的穩重,很多觀眾對于這個故事里李白的形象頗有微詞,在我們的濾鏡里,他應該從始至終都是意氣風發,張揚灑脫的樣子??善拥暮蟀氤趟兂闪艘粋€懷才不遇,縱情放歌卻難掩落寞,甚至有了肚腩的中年人,真讓人難以接受。

可我卻覺得這樣的想象或許更接近現實,雖然他擁有萬般才華,卻一樣被現實所困,受命運裹挾。“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抱負未曾實現,這對于孤高自傲的他來說就是一種遺憾和隱痛吧。

全篇最打動我的場景是李白吟誦“將進酒”的幻象,畫面瑰麗神奇,意境壯美豪邁,背后的情緒卻是無限悲涼??v使是名揚千古的詩仙,也有人生的困局難以掙脫,但他用鏗鏘奔放的詩句鼓舞激勵自己,這份奔涌激蕩的情感令人心潮澎湃,甚至熱淚盈眶。

雖然這部電影并不完美,但是它的立意和蘊含的人生態度讓我為之傾心震撼。

“終于有一部動畫電影,帶你我回去這一段獨屬國人的驚艷而厚重的風流印記。它將浪漫主義渲染達了極致,將人生寄望抒發到了巔峰,將笑淚哀愁詮釋進了心腸,也將抱負情懷展現出了深邃??煲馍倌杲K換白頭,多少知己生老死別,那些熠熠發光的名字:高適、李白以及杜甫、王維們,永恒留于皎皎星河之中,便是值得。今人望見古時月,古意幽幽照今人。電影有一種樂觀豁達的況味,那便是即使人生如朝露轉瞬即逝,即使人生艱難坎坷憾事處處,即使回憶一生無法做到落棋無悔,卻仍落拓笑看凡軀老去,一路追尋心中信念且理想不滅。這大概是它想傳遞給今時你我的一種活法力量。”

長安三萬里觀后感作文2

進入影院看《長安三萬里》之前,我就告誡同往的兒子,這部電影雖然是部動畫片,但是未必你能全部看懂。果然,在黑漆漆的電影院里,他就忍不住打開手機用百度搜羅關于唐朝的各種人物史料。但是電影畫面中所表現的中國的山河之美,唐詩意境之美,漸漸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那些在課本上出現過的人和事,尤其是曾經反復吟誦的唐詩,借助動畫這個載體,融入中國風的傳統美學,使它們在大銀幕上重新“活”過來,這讓孩子暫且放下了“不懂”——那些因為缺少知識背景和人世閱歷而導致的暫時的“不懂”。

然而,歷史文化十分立體,它并不僅僅是課本中的某張圖或某首詩,詩的背后承載了很多精神和故事,正是這些精神與故事打動了我們這些文藝中年,同時,也能把力量傳遞給懵懂的下一代,延續到更多人身上。

孩子看不懂,為什么爺爺就是名將,身懷祖傳絕技“高家槍法”的高適,唯一一次能夠憑借高家槍法揚名立萬的機會,是在玉真公主的舞會上,但是,在玉真公主的眼里,這種上陣殺敵的槍法,遠遠不如王維彈奏一曲舒心,高適只能黯然離場。但是他能讀懂“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里沒有纏綿的離愁,沒有凄迷的別緒,有的是雄壯的離歌,有的是對前途的期許。

孩子看不懂,為什么李白是商人家庭出身,在唐朝就是社會上的“下等人”,不能參與科舉考試,只能倚靠貴人推舉?李白才如謫仙,為什么還要屢屢站在官府門口等待垂青,卑微地吃閉門羹?但是孩子能夠體味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里的躊躇滿志與自信灑脫,體味到詩人對于實現抱負毫不掩飾的喜悅之情。

孩子看不懂,為什么暮年李白會和天下大勢相悖“站錯隊”,永王幾顧廬山,一代詩仙就此成為他的幕僚,居然以自己璀璨的才華為永王寫了11首頌歌,隨著永王反叛伏誅,李白也因此遭殃。但是孩子告訴我,他牢牢記住了李白說的一句話——“壯士暮年”,因為這四個字,他感悟到了李白為了證明自己的才華超越世間的規則所進行最后一搏時的無比辛酸,他也能夠領略到“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中的輕快與如釋重負。

孩子看不懂,為什么高適忠心報國一輩子,卻要被皇上懷疑,派程公公深夜“監軍”,在戰場展開與緊張的戰事并無關系的調查?孩子也不懂為什么高適把分明屬于自己的剿滅敵軍之功名拱手讓給后來的.將軍嚴武?但是,他讀懂了“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中透出的那股清冷的鏗鏘之氣,黑夜將白日里戰場的激烈全部掩藏,夜色下孤冷的勇士總是更令人生畏。

望著被戰火波及的黃鶴樓,高適的童子說:“黃鶴樓已經毀掉了。”高適說:“只要黃鶴樓的詩還在,黃鶴樓就在。”片尾畫卷中出現了眾多與長安有關的詩,由不同年齡、不同地域的人用不同的方言朗誦出來。“只要詩還在,書還在,長安就一直在。”正是《長安三萬里》里中用璀璨絢爛的畫面詮釋的詩句,讓我們再次感受到文字的力量,穿云破霧而來,如此強大。

長安三萬里觀后感作文3

《長安三萬里》最近非?;鸨?,很多人看后評價很高。我是在講課的時候講到關于高適的文言文了,學生給我介紹了這部電影。于是周末抽空將電影看完,感觸很深,雖然知道結局,但是看著看著產生了很多共鳴。這部電影很適合中青年去看。很多人對電影中李白吟出的詩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印象很深。我們看到影片里面的人物都是在追求“大鵬展翅”的一天,然而真正“扶搖直上”卻是充滿艱辛,很多人甚至一生都是沒有成為“大鵬”。然而每一個人物都在努力,都在“扶搖”而上……

唐詩宋詞我們從小都在背,我們也是上學的過程中有一個概念:唐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蛟S我們都很認同,但是背完以后在我們的生活中似乎很難有直接的“接觸”,很難體會那一首首詩歌的真正意境和思想。當我們觀看《長安三萬里》時,盡管是動畫片,但是我們還是被詩歌的力量和魅力所折服。這些人物雖然只是動畫,但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他們確實在大唐的`盛世和長安的繁華中閃耀過,因為留下的那一首首唐詩就是佐證。電影看著看著,我們會發現原來每一首唐詩都是那個時代人物的心路歷程,記錄他們的悲歡離合、慨嘆頓悟、生活遭際……最終這些詩歌和這些人物都定格成大唐盛世的優美圖案。

《長安三萬里》里的人物都在追尋成為那遙遠的“大鵬”。李白、杜甫、高適、王維……站在世俗的角度上似乎只有高適大器晚成,功成名就并且最終“封侯”成為詩人中功業最高者,做到了“扶搖直上”。然而這只是我們從實際的得失和當時的處境名譽思考。盡管片中的李白仕途不順,放蕩不羈,一度落魄,甚至成為階下囚,但是李白在中國古典詩歌史上的“詩仙”地位誰能撼動?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誰能到達?

我們看到他們在夢想成為“大鵬”,渴望“扶搖直上”。無論李白的浪漫不羈,還是高適的務實堅持,他們的這些精神早已幻化出無形的“翅膀”。他們已經成了在中國古典詩歌和歷史中“翱翔”的“大鵬”。他們不懈追求的人生就是在“扶搖直上”。

長安三萬里電影觀后感作文4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看了一部電影——《長安三萬里》。

電影里有李白、高適、玉真公主、杜甫……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安史之亂后,整個長安因為戰爭陷入了混亂的故事。之后,高適與程公公回憶起李白與他的往事,也展示出了他與李白的深厚友誼。

讓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高適與李白初遇。高適正在去長安的'路上,李白卻說高適偷他東西,后來才知道,原來是因為高適和那個小偷戴的是一樣的帽子,李白誤會了高適。李白發現高適身手不錯,想讓高適教他武術。之后,他們就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真是不打不相識。他們一起喝酒、一起作詩、一起談人生大事……

如果有高適一樣的朋友,那該多么幸福。

長安三萬里電影觀后感作文5

今天王老師帶我們去看了電影《長安三萬里》,非常感動。我想寫一篇觀后感,保留、紀念。

這是一篇關于高適的電影,他把他和李白青年時期和老年時期度過的時光都演了出來,一絲不漏!

775年12月16日,安史之亂正式爆發,主要由于安祿山以三鎮節度使和御史大夫的身份叛變,帶著其他叛國的人建立了燕國,高適他沒想到安祿山居然是這種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幾年后,李白投靠了永軍,高適很生氣,就想問一問李白是怎么想的?忽然一陣腳步聲傳進了高適的耳朵,一個穿著白衣服的人被推了進來,喲,這不是李白嗎?高適的書童走上前,拉開窗簾高聲問道:“你看看,江夏都被毀滅成什么了?你還敢回來,太無恥了吧!”說完,李白就被關進了監獄,想出也出不來了。

之后,敵人又來打仗,唐軍奮力反抗,可是等來的卻是快要全軍覆沒的景象,士兵們累得連氣都不想出了,可是敵人可不管這些,繼續騷擾唐。高適見了這些,忍無可忍,用了李白曾經交給他的辦法,偽裝到自己都認為是真的'地步,帶著程公公把他以前放棄堅守的一座城奪了回來,取得勝利!

這就是我最喜歡,最感動的地方,我懂得了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內涵,知道了永不放棄,一直努力,就可能反敗為勝,取得最后的勝利。

長安三萬里電影觀后感作文6

觀看了《長安三萬里》之后,真是讓我深受震撼呀!

有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李白:701年~762年,與杜甫并稱“大李杜”。為人爽朗大方、喜交友,愛飲酒作詩。

有氣勢奔放的詩人——高適。高適:704年~765年,與岑參并稱“高岑”。氣勢奔放,奮發進取、蓬勃向上、雄健。

我最最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安祿山起兵造反,使唐朝發生了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那時老百姓們真是趕驢的趕驢、逃跑的逃跑,黃鶴樓、王孫公子的府苑宅……都被夷為平地。

那時的高適便英勇地開始偷偷反擊,最后高適趁機把安祿的營帳團團圍住,先放一把大火將他們的帳篷點著了,又將一大堆雪從高處往下扔,而且還連同一棵棵又大又粗的樹干一起滾下去,把安祿山的軍隊打得毫無反手之力。最后唐朝大獲全勝!

穿越千年的'歷史,讓我好像看到了當時長安的繁華、黃鶴樓的高大、李白的灑脫,高適的英勇、王維的高冷……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電影已經結束了,但我的心中卻充滿了自豪、熱血以及感動.……真想回到大唐看一看。

長安三萬里電影觀后感作文7

今天,老師帶我們看了一部文學電影——《長安三萬里》。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偉大詩人的身世,以及盛唐時期到安史之亂后唐朝的巨大變化。盛唐時期,唐朝一片繁榮,百姓安居樂業,但安史之亂后,戰火紛飛,整個長安城陷入一片混亂……

這部電影給我感觸很深。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李白醉酒后,詩興大發,作詩《將近酒》時的想象。想象他和好友一起乘著白鶴,飛入星河,飛入詩詞的天地,盡情飲酒作詩,感受詩詞的浪漫。

最讓我難過的.是高適因為自卑而有些口吃,讀書也不是很成功,不像李白那樣才華橫溢。但他還有武藝在身,怎料在岐王府為玉真公主表演武藝時,卻被公主嫌棄,被他人嘲笑,就在這時他意識到自己的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但他從不放棄,最后成了有名的大將軍,率領軍隊打敗敵人。

這部電影絕不僅僅為我們展示了唐朝興衰的畫卷,還讓我了解到了“詩仙”李白,“詩佛”王維,“詩圣”杜甫的光輝一生。這真是一部有意義而且有價值的電影。

長安三萬里電影觀后感作文8

這一部電影的開頭是高中丞在城上殺敵,接著程公公來詢問高適和李白的`友誼。青年的高適為得功名便遠赴長安城。在途中,便遇到了去揚州的李白。李白誤把高適當作“小偷”,兩人這才相互結識。隨后兩人共同待在一起幾年,他們一起喝酒,李白還叫高適教他槍法,而他指導高適學習相撲。離別時他們約定一年后在揚州會面。

當高適再與他見面時,李白卻似乎并不知道,但熱情接待了他。這兩個人一個瀟灑帥氣,另一個可以說是沉著冷靜,性格完全不同,卻相處得很好。影片最后,當給程公公講述完時,吐蕃大軍趕來,他們聯手攻破了吐蕃大軍。

安史之亂后,李白被釋放??赐暾坑捌?,我最記憶猶新的是高適最后說的一句話:“只要長安的書在、詩在,長安就在。”

這部電影中主人公高適讓我明白:生活中有不盡的困難,只要努力而為,就會成功。

長安三萬里電影觀后感作文9

7月8日,《長安三萬里》電影上映了,媽媽帶我去電影院觀看,一路上我都很期待,因為我想一睹那些唐代文人墨客的風采,想看看是怎么樣的李白才能寫出那么多優美的詩歌、詞曲。

電影主要是講高適回憶他跟李白的種種往事,性格迥異的高適和李白從青年時偶然相識,之后的十年,乃至一生都算是知己了。影片中提到的詩人有很多,如王維、王昌齡、杜甫、孟浩然等等。影片的接近尾聲的時候主要是講高適借用李白教他“相撲”時候的戰術,以假亂真誘騙吐蕃大軍,來了個“甕中捉鱉”,最后吐蕃大軍全軍覆滅,守住了長安。

高適卻沒有貪戀權貴,把戰功讓給了接替他的`下一任將軍。這種高風亮節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李白的性格屬于那種瀟灑不羈的,我很羨慕他的才華,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出優美的佳句。影片中提到他的詩有很多,比如《靜夜思》、《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早發白帝城》等等。我最喜歡的是《將進酒》里面的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以后我要好好的品味每一首古詩,認真仔細的體會每首詩的意思,多多了解詩人當時寫詩的心境。希望我也能像他們一樣能寫出一首“千古流傳”的佳作。

長安三萬里電影觀后感作文10

我和好朋友趕在放映季的最后一天,火急火燎的跑去觀看了號稱“追光動畫十年之作”的《長安三萬里》。本來,我覺得這么一部大制作,電影院應該擠得人滿為患、水泄不通才對,可沒想到,偌大的放映廳,算上我們仨,一共才十個人左右。——哇,真是太爽快了,好像包場一樣!言歸正傳,這部電影的內容還是很有趣的,不愧是十年力作!我不是專業的影評人,我對一部電影評價的唯一標準,就是看他是否能打動我。只要在某個情節能夠觸動我的心弦,引起共鳴或者思考,這對我就算一部佳作!而《長安三萬里》正是能夠不斷撩撥我的心弦的一部電影作品!

故事線主要圍繞著唐代邊塞詩人高適的一生,以及他與李白貫穿一生的.友情展開的。故事內容緊密連續,把高適無奈彷徨的早年境遇,與李白才華橫溢、豪情萬丈、而又恣意揮霍玩樂的人生形成了對比。

人到中年之后,高適和李白都嘗遍了人生百態,受過挫折,受過褒獎,體會過人生的無常。當年意氣風發的蓬勃少年,曾經滿懷豪情到長安尋求人生夢想,此時卻都被蹉跎了情懷。半百之年,李白選擇了入道,不再受凡塵間事情所煩惱。而高適則是選擇從軍,入了哥舒翰的帳下,為國家繼續盡心盡勞。影片運用對比的語言,展現了高適晚年終于一展宏圖,平定安史之亂后路過揚州討伐永王,此時的揚州已經是一片斷壁殘垣,與當年盛唐時錦繡繁華的歌舞場形成強烈對比,在戰爭摧殘后的城市,已經不復當年欣欣向榮、煥發生機模樣,這也折射出李白暮年的心境和境遇,早已不再是當年的蓬勃少年。

李白的浪漫和豪情都給了璀璨的盛唐,他和賀知章、張旭、王維、杜甫們在錦繡長安斗酒十千,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高適胸中的錦繡交付給了塞北邊疆,千里黃云,北風吹雁。

電影中,我在李白身上,看到了浪漫的豪情萬丈,也看到了個人在歷史洪流中的掙扎和渺小。從高適的身上,我卻看到了一個人一生的家國情懷。高適和李白比起來,并不是天縱奇才。他對詩文沒有太多執念,他所想的就是馳騁疆場,上陣殺敵。他踏踏實實,堅守著與李白的一年之約,與哥舒翰的十年之約,直到晚年終于得償人生所愿。他在自己的時代守住了自己的初心。

同時,這部電影還讓我覺得古代過于森嚴的等級制度,對于下民們的機遇太過不公平。李白早年“行卷”,就因為是商人之子,也就是所謂的“下民”,就直接被拒之門外,報國無門。在皇宮權貴們的宴席上,像高適這樣武功卓絕的“下人”們也只能將自己多年的努力用來博那些達官權貴們一笑,祈求他們的推薦。

當然,這部影片是充滿浪漫主義情懷的,用豪情萬丈的情懷和錦心繡口的詩篇,表現了其實很殘酷、血腥、動蕩的年代,讓人在快樂的氛圍中還能窺見十分深刻的現實主題。

【本文地址:http://www.xqmh666.com/zuowen/309834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